分时租赁
“分时租赁”解决电动汽车普及三短板
2015-11-23 11:26  点击:256
记者陈诚 通讯员李豫琦
武汉小伙潘琨创业,做过电动汽车核心部件、车联网项目,但最终都失败了。原因在于,把产品打造出来,却发现电动汽车市场迟迟没有成熟。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计划的出台,他看到了新的机会,决定先去帮市场培养客户,从电动汽车厂买车租给消费者使用,建互联网、充电桩的新模式,让老百姓用几十元钱租车就能体验、熟悉电动汽车,既解决电动汽车走近普通百姓的难题,又提供一种全新出行方式。他用具有创新性的“互联网+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城市运营平台——分时租赁的商业模式,近期获得了3000万元投资。
产品做出来后却无人买
1977年出生的潘琨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学的是自动化专业,是一个怀揣创业梦的地道武汉人,曾获得2006年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创业大赛全国36强。毕业后,潘琨从事过十几个行业,做过快消、互联网、教育等。积累经验后,他开办过软件公司、化工用品公司,但都以失败告终。
从2006年开始,随着汽车行业第一辆电动汽车上路行驶,潘琨意识到一个巨大的机会来临了——新汽车技术的诞生或将改变世界。他毅然决定投身电动汽车业。国内有企业做电动汽车的电池,学自动化出身的潘琨便选择做电动汽车核心部件、车联网项目,期望通过创新技术打开市场。
不过,让潘琨意想不到的是,自己的产品研发出来了,却卖不出去。他抓住的机会又以失败告终。
他后来分析,原因在于自己把产品打造出来,电动汽车市场却迟迟没有成熟。“我一直等电动汽车后市场出现,但连前市场都没有出现。”潘琨说,“虽然有很好的前景和机会,但是我忽略了行业发展的速度和新产品的接受度,电动汽车始终受到一些消费者的怀疑和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制约。”
转变方向让老对手投资3000万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有电动汽车12万辆,但国家发展电动汽车的目标是500万辆,这意味着有488万辆的市场空间等人去发掘。截至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都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去做电动汽车市场。即使放眼欧美发达国家,也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
“既然终于知道要想做后市场,首先要为前市场做些什么,没人做可能就是机会”。经过总结,潘琨决定先不做汽车零部件等硬件市场。他的新项目叫“分时租赁”——把电动汽车从汽车厂买来租给老百姓使用,同时逐步在市内各大商圈和小区建充电桩,消费者想开车可随时用手机软件预约,只需几十元钱就能体验、熟悉电动汽车。这既可以有现金收入,又可以由此找到市场推广等更多后续的商业开发途径。
“这个模式把电动汽车三大短板都解决了,一是充电,二是体验,三是如何用互联网将碎片化的租车时间打造成高效率系统。”潘琨说,“这也许能够让电动汽车短时间内在局部地区不断壮大。”
有一次,与一家上市公司老总、也是老对手聊天,只用了15分钟时间,潘琨将想法告诉了对方。没想到,这竟打动了老对手,对方当场便达成给潘琨新项目投资3000万元的决定。很快,今年6月1日,该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发起成立武汉畅的科技有限公司,潘琨担任法人代表。
欲打造电动汽车行业阿里巴巴
钱的问题、项目的问题解决了,潘琨只用了一周时间便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借用互联网思维,他打造了自己的租车APP软件平台,寻求与房地产商、商业中心合作,只要将停车场的位置分享,就免费为这些场所建充电桩并免费使用。罗马春天奥特莱斯、当代国际、阳光时尚等商业和社区的多个站点已建成,即将面向市民开放。
经过5个多月时间,潘琨打造了最具创新性的“互联网+电动汽车+充电桩”城市运营平台。他说,有了场地、充电桩、电动汽车、APP,互联网产业链该有的都有了。他的电动汽车不再是一辆车,而是一个“四轮电脑”。通过绿色出行体验,消费者从租车可逐步发展到了解电动汽车、买电动汽车。
潘琨说,他的目标是,从打开电动汽车体验之门逐步打造电动汽车的商业生态圈,未来想用一种全新出行方式形成电动汽车行业的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