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第三次创业实在太需要钱了,于是我停掉了所有的投资,包含股票投资、天使投资等,全部押注和投资我们自己。今后创业者就别再给我发商业计划书了,我既没钱,也没精力干别的事情了,就不浪费大家的时间了。”——汽车之家创始人 李想
组建电动车团队的理念
今年,我(汽车之家)和老对手李斌(易车)共同参与创办了两家电动车企业:蔚来汽车、车和家。李斌主导蔚来汽车,打造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电动车品牌,以目前已有的产品来看,与TESLA较为接近。我来主导车和家,打造小而美的电动交通工具,市面上尚无可参考的企业,丰田、本田、日产、标致、雷诺、大众、奥迪等都曾有过类似雏形的概念车。
我们两个虽然是互联网(两家纽交所互联网上市公司)出身,但是和大多数互联网汽车的创业团队不同,我们最先完善的不是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即人机交互系统,包含硬件、系统、应用、内容等)团队,以及造型设计团队。无论是蔚来汽车,还是车和家,我们最先成规模的团队是供应链和制造的团队,以及技术、工程和研发的团队。
供应链和制造团队的核心负责人都有从零开始主导建造年产值千亿规模工厂的经验,以及牢固的供应链人脉。技术、工程和研发团队,平均的工作经验都在十年以上,参与过多款量产车。虽然造车的难度极高,但是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程度也非常好。找到对的人,很关键。
汽车比互联网更加重要
互联网行业外的人如今都喜欢说互联网+,可汽车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工业产品之一,单说HMI软硬件系统的复杂程度就不亚于任何手机,而HMI最多也就是一辆车的十分之一。所以,在我们看来根本没有什么互联网+汽车,只有清晰的认识到本质是汽车+互联网,才有可能脚踏实地的走下去。汽车是基础,互联网是锦上添花和帮助提升效率的,先有高品质的车,其余的才有意义。
至于互联网企业喜欢阐述的所谓羊毛出在猪身上,想要卖车不赚钱,通过服务和增值来赚钱,就更不现实了。电动车由于传动结构更加简单,少了大量油液的更换和保养,在售后、保养上的产值会大幅降低。加上电动车的保修期非常长,售后甚至完全无利可图。
至于那些还想在车内屏幕上推送广告的企业,我只想说:去你妈的!想钱想疯了?
在自动驾驶没有大规模普及前,开车首要的重点仍然是安全。车内娱乐最好的还是发挥伴随作用的音频内容。指望在车里可以增加视频或者更多的娱乐方式,指望驾驶员也像手机用户一样拥有碎片时间,基本上是拿生命开玩笑。开车的时候没有碎片时间,只有生死之间。
至于互联网的重要性,在我看来互联网其实已经如同吃饭睡觉一样的存在了。你会每天见到别人就说我今天怎么睡觉,吃了几顿什么饭吗?相反,那些张嘴闭嘴互联网的,则属于声音传到了互联网,身、心、头、脑本质上还在门外。
克强总理表述的互联网+更多是唤醒各行各业重视互联网对于生产效率的提升,中国经济的未来增长不可能再依赖规模和人工便宜了,这两点优势已经被我们用的彻底透支了。接下来的十年,效率提升对于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
电动车到底能不能代工生产
电动车到底能不能像手机一样的方式在国内代工生产?五年之内真的做不到。我说的前提是你想要每年销售10万辆以上的规模。如果一年只准备生产几千辆,甚至几百辆,你甚至没有必要准备四大工艺的生产线,因为工厂帮你代工改造生产线所付出的成本,有可能高过你的年营业额。
我们也曾想过,为什么非得需要成本很高的四大工艺生产线(冲压、焊接、涂装、总装),是不是可以把冲压省掉,用成本更低的管材型材实现呢?实际发现根本就不可能,管材型材节省的那点成本,很容易就被使用后带来的低下的生产效率和一致性加倍的吃掉。
新加入的电动车企业不能想着去骗骗政府补贴,拿市面上已有的车型做个逆向,拆掉发动机和油箱,换上电池和电机,趁着政府补贴还没有结束前,尽快把车卖出来,赚点快钱。如果不是上述的思路,就一定会考虑用新的轻量化材料。如果你选择正向研发,以电池和电机为基础从零开始打造一款结构最优的电动车,八成会考虑使用铝合金的架构。和燃油车不同,燃油车的车体重量增加,会变成车主油耗的成本,相反,由于钢比铝便宜,车企是节省成本的。电动车的车体重量增加,会直导致电池容量跟着增加,直接变成了车企自己背负的成本,而且是成本最高的部分。轻量化以后,铝合金多花的钱,完全可以从节省的电池成本中补回来。
问题来了,除了奇瑞捷豹路虎,中国哪还有真正的全铝生产线?
综上所述,想要把极为复杂的电动车生产出来,并保证安全和品质,目前只有两条路:
1、自己从零开始建厂。从政府那里拿到土地,盖好厂房,布置好生产线,招聘和培训工人,解决好周边配套的供应链,调配生产线,开始生产。
和大部分的汽车厂商一样,车和家会采用这样的方式,因为车和家的生产线相对简单。
2、改造已有的工厂。上述的流程里,减去拿土地盖厂房以及招聘工人的环节,剩下所有的流程和投入都不会少,因为工厂的改造费用才是大头。
蔚来汽车采用的是这个方式,改造已有的工厂,主要是节省时间,投入一点也不少。
为什么同样是富士康代工,iPhone可以每年很顺利的生产上亿部,小米也可以生产几千万部,而锤子的T1却生产的很困难。因为苹果对于生产线的改造成本、设备的投入成本、生产工程师的数量,和重建一个工厂的投入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其实无论是从零开始建厂,还是大规模改造代工厂,成本上的差别并不大。假设10万辆的年产能,造小而美车的工厂投入大概1亿美金起,造高品质乘用车的工厂投入2-3亿美金起。如果打算把产能扩大到30万-50万辆,就需要更多的钱钱钱……
TESLA在这两个模式中间,经济危机的时候,TESLA花了几千万美金买了丰田在加州现成的厂房,不过后期各种设备和满足生产制造的投入,已经几十倍于当年买厂房的钱了。
电动车企业到底需要多少钱
有几个重要的前提,如果你打算正向研发一辆纯正的电动车(不是逆向,也不是拿燃油车改造),如果你的目标是年销量在10万辆以上,如果你想要打造一个始终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售前和售后的服务体系。在满足三年的研发、测试、试制、生产,建造或者改造高质量的生产线,在销售的时候有一个成体系的售后服务网络以及几个不错的体验店。
以上前提再加上作为一个新品牌,你基本上没有可能在供应链那里拿到什么太好的账期(索性不如不要账期,选择让供应链降低价格),这样你就需要再准备一个季度的现金流。
综上所述,从零开始,一直到把第一款量产车销售一年,总计四年(效率已经极高了,因为汽车关乎生命安全,不是儿戏)的时间里,车和家打造的小而美的车,大概需要2亿美金的投入。蔚来汽车大概需要10亿美金的投入。车和家已经准备好了1亿美金,蔚来汽车已经准备好了5亿美金。
想要做电动车,融资能力确实是一个必要条件,这是勇气所不能替代的。
如果你没有勇气,也不要做电动车,因为它的难度和复杂度远远超过互联网和智能手机。
2015年看智能电动车,也许就和2005年的时候看智能手机一样。2005年的时候,我们用着可以待机1周的诺基亚,笑看多普达只有1天的待机时间,还有糟糕的触屏体验。
没人能知道接下来的十年会发生什么。时间,或许是创业者最好的朋友
李想:赌上全部身家第三次创业,只想做好电动车
2015-11-15 09:38 点击: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