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微公交的N种玩法
2015-06-21 22:26 点击:308
绿白相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城市微公交不仅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杭州的大街小巷,还引来了中兴通讯的“橄榄枝”。
记者近日获悉,微公交作为国内推广量最大的新能源车商业模式,已和中兴通讯达成深度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汽车互联、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无线充电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5到10年内,无人驾驶的汽车将出现在高速公路上,而另外一幅场景,则会出现得更早——主妇开着微公交外出购物,车至商场门口,下车、按动手机键,座驾自行至车库找到车位停泊;与此同时,汽车开启车内安装的充电接收线圈,与停车场埋于车位下的无线充电设施进行联接,开始对汽车进行充电。1小时后主妇现身商场大门,汽车充电已经完成,手机轻松召唤座驾,离开。
电动车的无限可能
智能汽车+电动车,被业内公认为是未来最好的机会所在。“因为一些智能设备在传统燃油车上应用困难,即便用上了,也无法完全发挥其百分之百的效应。”“微公交”之父,康迪电动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晓明说,而在电动车产业上,智能化应用的前景非常广阔,这也是为什么康迪会和中兴通讯牵手的原因之一。
现在的汽车厂商最关心什么?一是开车安全,二是如何解决消费者闲得无聊的问题。两者诞生了广阔的智能应用场景。如通过终端设备上的App,就可以实现对车门的开关,以及车辆位置、状态的查看等等。就像一位汽车工程师所说:“在未来,手机电量不足可能会比忘带车钥匙更令人惶恐。”
越来越多的手机应用被搬到了车里。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对于车的改变,不仅仅局限于内容,还有交互方式:触摸越来越多地代替了按键,语音控制开始进入车内。屏幕变大,显示的信息量成倍增长,可控制的元素相比以往更多,仅仅依靠几个按键已经解决不了全部问题,触摸操作被使用得更加频繁。另一方面,出于行车安全的考虑,如何把大量的信息简化,然后呈现给驾驶员,驾驶员又怎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完成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就成了有意思的话题。
汽车厂商和互联网公司不约而同地注意到对方,很多互联网公司抱怨:我们特别想和汽车厂商合作,但是他们太慢。两者在气质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让合作太过艰难。如此,互联网公司更多地把注意力转向了电动车,希望开发出他们心目中的智能电动汽车,中兴通讯和康迪联手,就是出于此因。
在双方协议内容上,记者看到“双方共同建立联合研究院,针对‘微公交’运营系统优化及改善并针对平台增值业务、大数据、自动驾驶等关键技术启动规划和预研,以及联合申请承担国家重大专项课题,攻克纯电动汽车重大关键技术。”
中兴通讯还将针对“微公交”项目的信息化平台进行开发和探索,双方对“车联网”平台进行战略布局。
“最接地气”嫁接“最新技术”
作为国内目前分时租赁中规模最大的微公交,已有1万辆规模,奔跑在全国9个城市。胡晓明一直有一个观点,电动车一定要让人先用起来,只有在用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电动车如果一直没有市场,很多技术只停留在实验室甚至车间层面,是毫无意义的。“所以说,微公交很接地气,这是中国电动车最佳的商业模式出口,买不起,就先租着用。”
“随着微公交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肯定,选择最佳的充电模式自然是我们着重考虑的。”因此,当中兴通讯伸来橄榄枝的时候,康迪第一时间就作出回应,双方从接触到正式达成合作,仅用了一个月时间。
中兴通讯的大功率汽车无线充电解决方案,是目前世界首个大规模商用的无线充电技术。无线充电不用插拔电线,非常方便,技术原理为通过非接触的电磁感应方式进行电力传输。直白地说,当充电车辆在充电停车位停泊后,就能自动通过无线接入充电场的通信网络,解决了传统充电技术需要征地建站、电池自耗能过大的难题。无线充电桩埋在地下,无需人值守,完全自动化。
中兴通讯和康迪都希望形成一个完整的汽车智能无线充电生态。中兴通讯看中康迪的原因,有部分是“这些微公交停放的点都相对比较固定,尤其是租赁点的立体车库,可以迅速铺开局面,形成规模。”中兴新能源汽车公司的有关负责人称。
在中兴通讯和康迪的“未来档案”里,还有无人驾驶、自动泊车、手机预约APP……“所有的创新都来自于需求,需求强对创新驱动力越强。”胡晓明举例,有些应用在康迪电动车中已经实现了,例如中老年人开车,担心车速太快,可以让车子设定在50码左右;方向盘,可以调轻调重;汽车感应到前方有车时,会自动刹车,同理,倒车时,后方若有障碍物,也会及时刹车。
“中国市场‘独特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这些需求为企业创新注入原动力。中国城市人口密度、环保压力远胜欧美,因此中国在发展电动汽车的‘需求动力’更强。”